(高一学生,埋怨作文一直只能得七十来分。)
我上高一以来,一个多学期,作文9次,得分全是七十二分到七十六分,我们语文老师像是闭了眼睛打分似的。我不想写了,可也没办法。
七十多分?我看也不算低。你这些作文我也看了,我同意老师的评价,只能七十多分的样子,高两分,或者低两分。误差不大。这类作文的确没什么特别,不写也没什么大不了。
老师你怎么也这样说?
那我该怎么说?你刚才明明看到我翻来覆去地认真看你的作文的,我可没有“闭了眼睛打分”呀?我觉得你们老师给你作文七十多分,也不算少,你要知足了。
高考时也就是这个分?
哈哈,我猜到你要谈高考作文了。你这样的学生,就是为考试而学的。
老师你告诉我,高考作文60分制的话,我能不能拿到50分?
不太可能,给你40分就算对得起你了。
(尴尬)40分?那怎么行!
你这样的态度,写作文就是想着考试,如果不考作文,估计你不会写作文了。
(尴尬)也不能那样说,作文以后还是要用到的。要工作,总要动笔写点什么的。不过,我是觉得我的作文已经用心了,得七十多分我感到很沮丧。
看你的作文,要很有耐心。从小学一年级到年级,学语文十年了,看你写的那些句子,就像没读过书一样,几乎没几句是自己的话,有些是抄来的。你倒说说你究竟写了些什么?你的见解或看法在哪里?哪一句显示了你的真情实感?哪一篇是你感兴趣的事?没话找话,无病呻吟……
你的作文主要问题,可能就在于有“任务观念”,不是“我要写”,而是“你让我写,我不得不写”,不管好歹,先“糊出一篇”,于是七拼八凑,满足于“不少于800字”;虽然你们把字数凑满了,谁愿意看?
老师,你的意思是你也不愿看?
你自己想想:你不情不愿、百无聊赖地写出来的东西,折磨了自己,明明知道是“糊”出来的,凭什么要求老师“认真看”?我坦率地告诉你:你们那样的作文,会造成老师工伤的。万一老师意志脆弱,看了你们些没有思想,没有追求的文章,不但会失去工作的乐趣,也会意志崩溃,造成精神损伤乃至抑郁。你不要以为我当老师不该说这些话,我们用生命和智慧上课,就为了换了看学生这一套混分数的作文?那我的生命价值在哪里?
老师这话好像不太负责任。我们写得没那么差。
谁告诉你不差?我刚才就是忍耐下来的。我和同事批改学生作文时,经常也唉声叹气的,难得有几个同学作文有生气,构思新颖,活血活肉,我们会喜形于色,大家交流了看。可惜这种机会不太多。你写一次作文,老师教两个班,就要改一百多篇作文,你觉得是容易事?
你们当老师的要求太高。
我觉得不算高,教师可以原谅学生作文稚嫩,可以存在不足,但我们不愿学生为了偷懒而模仿抄袭,生搬硬套,学得虚情假意的。这两年不少学生作文也抄起来了,我都能猜到你们是从哪里抄的,有的事早就过时啦,你们还抄得津津有味,以为老师看不出来。有些同学编的假故事,连同学都看不下去了。我是老师,学生写不好,所以需要我教,我也有办法教他们写好;但我也常常有灰心的时候,看到学生不愿意写作,弄得老师像强买强卖似的。其实你们那样“糊弄”,还不如不写。果真老师不安排作文,你们又会担心中考高考作文怎么混。这种功利的学习,不好。我看你的问题和多数同学一样,在于自己的“我不想写”,而不是“我要写”。
(思考)老师说的对,是有这个问题。
人为什么要写作?运用文字表达交流是基本技能;表达的过程,也是寻找自我、发现自我、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。抒写自己的感受,发表自己的见解,能让人从中获得愉悦感,同时明白社会责任。如果仅仅把写作认作是高考、中考的任务,那就可以与“人”没什么关系了。╳╳市有两所学校,高二一年没写作文,高考竟然没吃太大的亏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高考水平不高,很好混。可是这样的学生混进了大学,下面怎么学习?以后又怎么能工作?
中学时代是黄金岁月,应当有美梦,有独立意识。每一次作文都应当是一次有意义的生命活动。在写作中,可以逐步地认识“人”的精神,知道崇仰真理,追求真善美,发现人的情感世界,在思考中明白生命的意义……我到现在这个年纪,仍爱写作,也爱看学生的好作文。你一定要好好去想“我为什么要写”,想好了,即使还会得七十多分,感觉肯定不一样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