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哈伊教义的三个核心原则简单表述为:上帝唯一,宗教同源,人类一家。
1、一神论
巴哈伊教相信独一、不灭的神,他是万物的创造者,宇宙中的一切存在皆为其所造。神的存在是永恒的,无始无终,并且是"非人格化的神,不可知,不可触及,是启示的源泉,永恒,全知,永在和全能的。"虽然神不可直接触及,但他可以被受造物感知,并且有意愿和目的。巴哈伊教相信,神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其旨意,包括使用先知或显圣者(亦称"上帝之显示者")。为表达神的意愿,众先知在世界各地建立宗教。
巴哈伊教义中,神是如此伟大以至无法为人类完全认知,或描述出完整和准确的形象。在巴哈伊教里,神使用一些称号,例如"全能者",或"至爱者",并且强调神的一体性。
2、宗教
巴哈伊的渐进宗教启示观导致的结果是,他们接纳世界上主要宗教的有效性,认为这些宗教的奠基者和中心人物都是上帝之显示者。其中包括:耶稣、穆罕默德、摩西和佛陀。另外,其他一些宗教人物如挪亚和亚伯拉罕也是神的先知。宗教历史是"上帝对人类旨意与目的之天启的不同阶段。"特定的宗教社会教导(例如,祷告的方向,或饮食的禁忌)被后来的显示者废弃,而建立与时代和场合更适合的新要求。相反,对于某些根本原则(如睦邻、慈善)则视为普世和不变的。巴哈伊认为,演进的启示过程不会终止。不过他们确实相信存在启示的周期。
巴哈伊信徒不指望巴哈欧拉的启示出现后的1000年内有新的上帝之显示者。
巴哈伊信仰有时被描绘成各类早期宗教的综合体。然而其信徒坚称他们的宗教有独特的传统,有自己的圣书、教训、律法和历史。其文化和宗教源于伊斯兰教什叶派,其建立过程类似于基督教信仰脱胎于犹太教。巴哈伊信徒把他们的宗教描述为独立的世界性宗教, 与其他宗教传统的区别在于巴哈欧拉给出的较新、较现代的训诫。巴哈欧拉据信满足了先驱宗教中所有关于弥赛亚的预言。
3、人类
巴哈伊信仰相信人类具有"理性之灵",并且这使人具备独特的能力去认知神和人与其创造者的关系。每个人都有义务通过神的显示者们去认知神,并且顺从他们的教诲。借着认知和顺服、服务他人和定期祷告和学习教育者启示的经典,灵魂就能更接近神,这是巴哈伊信仰的灵性生活的理想境界。人死亡之后,灵魂就进入下一个世界,人于物质世界的灵性发展决定其在灵魂世界的进度。天堂和地狱只是与神亲疏程度的象征,死后并不存在物质世界意义中的奖赏或惩罚。
巴哈伊经典强调回归人的本性,抛弃偏见。人类原本是一家,虽然也是高度的多样化:种族和文化的多元化值得珍惜和宽容。种族主义、民族主义、种姓制度和阶级制度的教条是人为的、妨碍人类团结的。根据巴哈伊教义,人类团结是现今世界宗教和政治的最重要问题。
折叠编辑本段教义
1、概要
1921-1957年担任圣护的守基.阿芬第(Shoghi Effendi)写下了以下教义概要,他认为这些是巴哈欧拉教诲中的独特原则,是巴哈伊信仰的基石:
"独立寻求真理,不为迷信或传统所限:人类一家,是关键的原则和基本的信条;所有宗教的基本合一;谴责任何形式的偏见,无论是宗教、种族、阶级或民族的;宗教与科学和谐并进;男女平等,是使人类能够跃翔的两翼;普及义务教育;创造普及世界统一的语言;消灭极端的贫困和富有;成立世界最高法庭,解决国家之间的纠纷;乐于劳动,参与属灵侍奉;正义是人类社会和宗教的最高原则;以建立持久普遍的和平为全人类的最高目标。"
2、社会生活准则
下列12条原则是巴哈伊教的基本教义,来源于阿博都-巴哈(`Abdu'l-Bahá)在1912年游历欧洲和北美洲时发表的演说。这个罗列并非正式版本,也有其他版本流传。
·神的独一
·宗教同源
·人类一体
·性别平等
·消灭偏见
·宗教与科学并行不悖
·独立探求真理
·普及义务教育
·制定世界通用的语言
·服从政府,不参与政党政治
·消灭极端的贫困和富有
3、神秘教义
虽然巴哈伊信仰主要关注社会和道德问题,它的一些基要经文仍有神秘色彩。阿芬第将《七谷经Seven Valleys》称作巴哈欧拉"最神秘的作品"。该书写给一位伊斯兰神秘主义流派苏非主义信徒。它起初于1906年被翻译为英文,是西方国家出版的第一本有关巴哈欧拉的书。《隐言经Hidden Words》是巴哈欧拉同期写的另一本著作,包括153段短文,巴哈欧拉称之为"天启神秘中的宝藏"。
4. 圣约
根据巴哈欧拉所言,上帝已许诺将源源不断派遣显示者来指导人类。在巴哈伊圣典中这一许诺被称为"大圣约"。上帝派遣的一系列显示者或圣使可追溯到纪元之初:亚伯拉罕之后是摩西,摩西之后是耶稣基督,接着是默罕穆德。在这时代应允现世的显示者便是巴哈欧拉。其他各位圣使,包括有史记载的或被遗忘的,都在神圣策划中扮演重要的角色。还有一些地位很高的"圣约"(Lesser Covenant),是神的先知与信徒之间的约定,每个启示都是独特的,包括一些社会习俗和宗教团体权威。当前的时代,巴哈伊将巴哈欧拉的启示视为与信徒的圣约;巴哈伊坚称该约是人应该努力追求的宗教美德。
鉴于巴哈伊的基本教义是合一,该宗教服从他们认为是天定的管理机构,而且将建立教派的分裂视为无效和可诅咒的、背叛巴哈欧拉诫命的行为。在巴哈伊的历史中,权力交接时期发生过教派分裂。各类巴哈伊分支教派总共仅由数千之众,他们被看作离经叛道,并且被闪避,相当于被逐出。
5、经书
巴哈伊信仰中的经典权威包括巴孛、巴哈欧拉、阿博都·巴哈、守基·阿芬第以及世界正义院的著作;其中巴孛和巴哈欧拉的著作被认为是神圣天启;阿博都·巴哈的演说及其著作以及守基·阿芬第的著作被认为是巴哈伊圣作的权威诠释;世界正义院相关文告为权威律法及其诠释。巴哈伊信仰的最高经典称为《亚格达斯经》(即《至圣之经》),他们视之为普世经典,是从"亘古"时期由神的显示者带来;《七谷经》和《四谷经》是巴哈伊圣作中最具神秘色彩的著作。
折叠编辑本段信徒分布
巴哈伊的资料估计,在全世界他们有超过600万信徒。百科全书和类似资料记载,在21世纪初全世界有200至800万巴哈伊信徒。
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巴哈伊教从其发源地波斯和奥斯曼帝国传入西方国家。又过了五十年,传入第三世界国家。
根据《2004年世界年鉴》(The World Almanac and Book of Facts 2004):
"巴哈伊信徒主要生活在亚洲(360万6),非洲(180万)和拉丁美洲(90万)。据估计,全世界最大的巴哈伊社区在印度,有220万之众;其次是伊朗,有35万;然后是美国,15万。除了这些国家,信徒的数字差距很大。当前,没有一个国家的巴哈伊信徒占据人口多数。瑙鲁是巴哈伊信徒占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(10%)。"
根据《不列颠年鉴》(The Britannica Book of the Year1992年至今),以信徒所在国家数目统计,巴哈伊教是世界上分布第二广泛的宗教(仅次于基督教),出如今247个国家和地区,包括2,100各人种、种族和部落团体。其圣典有800种文字翻译。